传统假山雕塑与现代假山雕塑在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上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追求与技术水平。艺术风格方面,传统假山雕塑以“写意”为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山水画理的影响,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造型上模仿自然山水的峰、峦、洞、壑,注重意境的营造,如江南园林中的假山常与亭台楼阁、曲水回廊搭配,形成“一步一景”的诗意空间,色彩上以石材本身的天然色泽为主,朴素淡雅。现代假山雕塑则更强调“创新”与“多元”,突破了自然形态的束缚,融入抽象主义、极简主义、装置艺术等多种当代艺术风格,造型上常运用几何图形、不规则线条、夸张变形等手法,色彩上也更加丰富,可通过喷漆、彩绘等方式实现强烈的视觉冲击,部分作品还结合灯光、声效等多媒体元素,增强互动性与体验感。制作工艺上,传统假山雕塑依赖工匠的手工技艺,采用“掇山”技法,即通过选石、相石、立基、堆叠、勾缝等步骤,将天然石材一块块拼接而成,对工匠的经验与审美要求极高,制作周期较长。现代假山雕塑则结合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如3D建模、数控雕刻、模具浇筑等,先通过计算机设计出精确的模型,再利用机械进行加工制作,人工主要负责细节处理与组装,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且能实现传统工艺难以完成的复杂造型。不过,现代假山雕塑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会借鉴传统工艺的精髓,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