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雕塑的灯光设计需以 “功能优先、艺术点缀、氛围营造” 为原则,通过合理选择光源、控制光照强度、设计光影效果,实现照明功能与艺术效果的平衡。功能优先方面,确保灯光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保障居民在夜间使用凉亭时的安全,如在凉亭入口处、台阶旁设置地埋灯,亮度不低于 200lux,避免居民绊倒;在座椅区域设置壁灯或吊灯,光照均匀,亮度控制在 100-150lux,既方便居民阅读、交流,又不会产生眩光。光源选择需考虑节能与耐用性,优先使用 LED 灯,其能耗低、寿命长,且色温可调,适合不同场景需求,如座椅区域使用 3000K 暖色温 LED 灯,营造温馨氛围;入口区域使用 4000K 中性色温 LED 灯,保证照明清晰度。艺术点缀方面,利用灯光突出雕塑的造型、纹理与细节,如在石材雕塑侧面设置洗墙灯,光线沿雕塑表面流动,展现石材的纹理质感;在金属雕塑顶部设置投光灯,通过光影对比突出雕塑的轮廓;对于镂空造型的雕塑,可在内部设置灯光,光线透过镂空部分形成图案投影,增强艺术感。例如某中式凉亭雕塑,在立柱的木雕花纹旁安装小型 LED 射灯,灯光照亮花纹,夜晚时木雕图案清晰可见,展现传统工艺的精美。氛围营造方面,根据凉亭所处场景调整灯光效果,如公园中的凉亭可采用动态灯光,通过灯光颜色、亮度的变化营造活泼氛围,如节假日时灯光切换为红、黄、绿等节日色彩;社区中的凉亭需营造宁静、舒适的氛围,采用静态暖色调灯光,避免灯光过于花哨;滨水区域的凉亭可利用灯光与水面的反射,打造 “灯影映水” 的效果,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同时,需控制灯光的照射范围,避免光污染,如使用防眩光灯具,减少灯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合理设置灯光开关时间,如根据季节调整开灯、关灯时间,既保证使用需求,又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