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的景观石因形成环境不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当地自然与文化的缩影。华东地区以江苏、安徽、浙江为代表,盛产太湖石、灵璧石等名石。太湖石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因长期受湖水冲刷、溶蚀,形成了 “瘦、透、漏、皱” 的典型特征,石体孔洞密布、形态玲珑,是江南园林的标志性石材,如苏州狮子林的太湖石假山,尽显江南的温婉雅致。安徽灵璧石产自灵璧县,属石灰岩,质地坚硬致密,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有 “玉振金声” 之誉,石体多呈青黑、灰黑色,纹理如波似浪,兼具刚劲与灵动,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深受文人雅士喜爱。浙江的青田石虽以印章石闻名,但其中的景观石品种色泽丰富,有青、黄、红等色,质地温润,常被用于小型庭院点缀。华南地区的景观石以广东英石、广西黄蜡石为特色。英石产自广东英德,分阴石和阳石:阴石深藏于地下,质地细腻,石表褶皱密集,色泽黝黑,适合营造幽深意境;阳石裸露于地表,经风雨侵蚀后棱角分明,挺拔峻峭,常用于假山堆叠或盆景造景,以 “雄、奇、险、幽” 著称。广西黄蜡石因石表覆盖一层蜡状质感的包浆而得名,颜色以黄、红为主,温润如玉,形态圆润或奇特,既有天然的古朴感,又具富贵之气,近年来在园林和庭院装饰中应用广泛,尤其适合与水体搭配,展现岭南的热情灵动。华北地区的泰山石、河北雪浪石独具风格。泰山石产自山东泰山周边,属混合岩,石体多呈灰黑、青灰底色,夹杂着白色或黄色的纹理,如行云流水,因其源自 “五岳之首” 泰山,被赋予 “镇宅辟邪、稳如泰山” 的寓意,常被摆放在庭院入口或住宅后方作为 “靠山”。河北雪浪石主要产于曲阳县,石体为灰黑色,表面分布着白色的波状纹理,形似雪浪翻涌,故得名,其形态厚重沉稳,线条流畅,适合现代园林的简约风格,常被切割成石板组合摆放,营造山水画卷的意境。西南地区的景观石以四川的三峡石、云南的大理石为代表。三峡石因产自长江三峡流域而得名,由长江水流长期冲刷形成,石体坚硬,色泽丰富,有红、黄、黑、白等色,纹理多反映三峡的山水地貌,如层峦叠嶂、急流险滩,充满雄浑的自然力量,常被用于纪念性园林或大型广场造景。云南大理石以大理地区最为著名,其中的景观石品种石体洁白或呈浅灰,镶嵌着黑色、绿色的天然花纹,如山水、花鸟,被誉为 “天然画卷”,适合作为屏风或独立置石,尽显西南的瑰丽神奇。西北地区的景观石则体现出粗犷雄浑的风格,如陕西的秦岭石、甘肃的黄河石。秦岭石产自秦岭山脉,石体庞大,质地坚硬,多为花岗岩,色泽以灰、白为主,形态古朴苍劲,棱角分明,展现出黄土高原的厚重与苍凉,适合营造气势恢宏的景观。甘肃黄河石是黄河流域特有的景观石,经河水亿万年冲刷,石体圆润,颜色以黄、褐、红为主,纹理粗犷大气,记录着黄河的沧桑变迁,常被用于城市公园的大型景观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