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石的开采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访问人次:0

大型花岗岩刻字景观石 园林晚霞红泰山石 庭院假山风景石 (10)

景观石的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在生态破坏方面,露天开采会直接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尤其是在山区,开采活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例如,太湖石的传统开采需剥离山体表层,大量植被被破坏,使原本稳定的生态系统失衡,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此外,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弃渣随意堆放,会占用土地资源,污染土壤和水体。资源浪费问题也较为突出,由于景观石的筛选标准严格,只有少数符合 “造型美观” 的石材被利用,大量不符合要求的石材被当作废料丢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同时,过度开采导致部分优质景观石资源濒临枯竭,如传统产区的太湖石、灵璧石,优质石材的稀缺性加剧了无序开采,形成恶性循环。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开采过程中的粉尘和噪音,采石场的爆破、切割作业会产生大量粉尘,导致周边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体健康;机械设备的运转和爆破产生的噪音,也会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实现景观石的可持续开采需从政策监管、技术创新和生态修复三方面入手。政策层面,需制定严格的开采规划,划定禁采区和限采区,禁止在生态脆弱区、自然保护区内开采,对开采企业实施准入制度,要求其具备环保资质。技术层面,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如采用无声爆破、液压破碎等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提高石材利用率,通过设计创新将 “废料” 转化为景观小品或建材,减少资源浪费。生态修复方面,开采完成后需及时对矿区进行植被恢复,种植本地植物,重建生态系统;对弃渣场进行平整和覆土,防止水土流失。此外,还应建立景观石资源档案,实施总量控制,确保开采量不超过资源再生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平衡。